西安杨森助力 2014-2015年“美好青春我做主—红丝带健康大使青春校园行”活动
西安杨森助力 2014-2015年“美好青春我做主—红丝带健康大使青春校园行”活动
北京 ( 2014-12-01 ) - 在“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宣布加盟并全力支持由共青团中央权益部、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办的2014-2015年“美好青春我做主—红丝带健康大使青春校园行”活动。通过参与该活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将联合主办机构共同面向全社会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呼吁公众尤其是年轻人关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风险,并帮助更多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及早接受治疗。
艾滋病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每天新增7,000人感染艾滋病病毒[1],至今累计约有3600万人死于该疾病[2]。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在2007年至2011年之间,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人数逐年增加,截止2011年底,国内估计约有78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
今年,我国实施“四免一关怀”政策[3]进入第十个年头。数据显示,符合治疗标准的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从2005年的25%升至2013年的87%,同期病死率从17.9%降至6.6%,下降63%。同时,感染者和患者的随访管理比例已达到95%[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教授表示,“经过十年努力,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艾滋病病毒总体感染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维持在较低水平,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同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公众对患者的歧视与误解有所减少,社会关怀与救助的氛围已经形成。”
然而,中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仍然面临一些挑战。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已经从血液传播转变为更隐蔽的性传播,其中男男性传播的比例从2006年至2013年猛增10倍[5]。同时,有高危行为的人不主动或不愿接受检测,将近5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知道自己被感染[6],导致病毒感染者情况发现难、发现晚,进一步加剧了艾滋病病毒传播的风险。此外,在实现帮助患者延长生命的目标的同时,减少耐药情况发生、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用药便利性等临床需求,也对艾滋病治疗药物的安全性和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艾滋病从感染病毒到发病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通常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2-4周,大多数感染者临床症状轻微,以发热最为常见,可伴有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吴昊主任指出,“如果曾经有过高危行为,如不安全性生活史、静脉注射毒品史等,建议应在高危行为后两周至三个月内到医院进行医学检查和艾滋病病毒检测。一旦确认感染艾滋病病毒,应注意避免传染给他人,并尽早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能够控制患者血液中的病毒数量,维持身体健康,并可预防艾滋病病毒经性传播。然而,由于每天服药的种类及次数多、担心药物不良反应、工作或者出差等原因,患者很容易漏服药物。研究表明,患者每月漏服药物超过两次时,就很难达到治疗成功的目标[7]。另外,目前国内临床上可选择的一线免费治疗药物有限,患者一旦由于依从性不良、药品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或对其中的药物产生耐药,就会选择换药,如果患者在现有的一线治疗药物中失去选择,或者治疗失败,就会进入二线治疗。目前国内还未引入三线免费治疗药物[8],一旦二线治疗失败就意味着没有后续治疗的免费药物。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艾滋病临床专家工作组组长张福杰教授指出,“艾滋病的治疗原则是最大程度将治疗停留在‘一线治疗’。同时,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便利性是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关键。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艾滋病病毒治疗的最新指南建议,为所有开始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患者提供每日一次、每次一片的固定剂量合剂[9]。这种单片复方制剂包含三种或四种安全、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成分,可以彻底把患者从每日需服‘一把药’的窘境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达到治疗成功的目标。”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总裁凯撒(Cesar Rodriguez)表示:“西安杨森一直致力于引进创新的抗艾滋病产品。过去六年间,我们在中国推出了三种抗艾滋病药物,以满足艾滋病患者不同阶段的治疗需求。未来,我们将继续专注于抗艾滋病药物的研发,通过不懈努力为中国患者提供安全、便利、可负担的治疗方案。另一方面,我们也积极投入到艾滋病预防和疾病教育宣传工作中,通过与政府和相关机构开展紧密合作,为更多艾滋病患者造福。”
未来,“美好青春我做主——红丝带健康大使青春校园行”活动将在十余个省的多所大学校园陆续展开。
消息来源:http://www.xian-janssen.com.cn/news/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