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Heart icon (animated) heart icon (static)
Page logo
媒体报道

4.5万套医用防护服、2.4万副护目镜从上海出发!为上海援鄂医疗队提供保障
4.5万套医用防护服、2.4万副护目镜从上海出发!为上海援鄂医疗队提供保障

3月4日下午,4.5万套医用防护服、2.4万副护目镜运抵强生浦东机场分销中心仓库。劳动报记者获悉,这批价值近600万元的紧缺医疗防护物资,是由强生中国向上海市红十字会所捐赠的,将为上海市的医疗机构及上海援鄂医疗队抗击疫情提供保障。

expand

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强生中国区主席宋为群介绍援赠及企业复工复产情况


送往疫情第一线

捐赠总额已超过3000万元

劳动报记者了解到,疫情发生以来,通过全球和中国本土采购医疗防护用品、现金、药品和产品捐赠等方式支援包括湖北省在内的疫情严重地区抗疫工作,强生中国已捐赠总价值超过3000万元:其中包括公司通过全球和中国本土采购的防护口罩,防护服以及护目镜等防护物资;以及公司多次提供的现金、药品和产品捐赠。

expand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尚玉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黄红、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刘敏、上海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张浩亮、
上海部分医疗机构代表,以及强生中国区主席宋为群率管理团队成员和员工代表共同出席了捐赠签约仪式

“感谢强生发挥医疗健康行业领军者作用,积极捐赠医疗防护物资支持上海市医疗机构和上海的援鄂医疗队。相信在像强生这样的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以及我们的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抗击疫情阻击战!”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尚玉英表示。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黄红对强生捐赠防护物资表示感谢,她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强生再次为一线医护人员捐赠急需的防护用品。这些物资将非常有效地为他们救治病患提供防护支持。”

expand

“疫情发生后,强生是最早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款的跨国企业之一。”上海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张浩亮表示,多次无偿捐赠,及时提供重要公共卫生产品和急需的医疗防护物资,对强生的大爱善举深表感谢。

expand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对医护人员和社区负责,不仅仅是我们共同战疫的行动,也是写在强生公司信条里的承诺,是强生创立130多年来始终坚守的公司经营理念。”强生中国区主席宋为群告诉记者,“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简化并加速抗疫医疗物资进口等支持企业的政策。强生捐赠的全球采购物资抵达上海时,海关考虑到物资数量较大,且将被运送到武汉等抗疫第一线的医院时,立刻召开会议,协调查验方案,优化流程,指派工作人员快速入库查验,查验完毕后,当场放行,为捐赠物资尽快送往疫情第一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积极有序复工

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短期的疫情,绝不会改变中国市场长期发展的良好前景。”宋为群透露,目前,强生在中国的包括医疗器材、制药以及消费品生产的所有9个工厂已在各地政府的指导下稳妥有序复工复产,全力保障在华医疗产品和消费品的生产运营。

expand

“我们在各地工厂也充分做好了员工健康安全筛查、每日健康报告、厂区以及个人防护、员工班车服务、员工餐厅改造、分批用餐等一系列防疫措施。同时,我们的全球供应链也积极协调运作,尽一切可能保障进口医疗产品和药品的供应。”宋为群表示,针对办公室员工,强生中国从2月10日起就已经通过居家或远程办公的方式全面复工。

expand

4.5万套医用防护服、2.4万副护目镜运抵嘉民浦东空港物流中心

据统计到本周,强生中国全国56个办公室中的绝大部分都具备了返岗条件,大部分员工可以返回办公室上班。

“除了严格做好办公室消毒防护工作,每天为员工分发口罩、健康打卡以外,我们也实行了员工错峰出勤、弹性工作制、避免线下会议等措施以减少人员聚集。比如,在上海办公室的员工,凭政府的‘随申码’绿码方可进入办公楼,确保安全。”宋为群表示,针对武汉等少数未具备返岗条件的城市,员工采取居家办公的形式。“我们会根据政府指导,在确保人员健康安全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全面恢复公司运营,服务我们的病患和消费者。”

企业在逐步实现有序复工的过程中,也面临防护物资例如口罩的供应,以及确保原材料供应和产品物流等运输挑战。强生凝结全球力量积极调配口罩等防疫物资,支持中国员工工作生产,公司供应链团队积极主动与各方协调,保障重要公共卫生产品和关键医疗健康物资的稳定供应。

宋为群指出,中国是强生全球业务的重要市场,不仅是排名第一的全球业务发展引擎,也逐步成为全球的创新引擎。同时,中国持续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吸引和保留外资企业的重视,和对扩大对外开放,打造更加公正、透明、可预期投资环境的决心。

“我们高度重视中国市场,也非常有信心长期在中国得到以创新为驱动的高速、高质量发展。”宋为群表示。

  •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陆燕婷 摄影:陆燕婷 摄像:陆燕婷 责任编辑:叶赟
Back to top